週末,我們又沿著大雪山林道上山了。

超過海拔1500公尺之後,山上的空氣似乎就變得不一樣,彷彿多呼吸幾口,真的會忘記山下的一切。

橫嶺山自然步道的起點在大雪山林道26K〝橫嶺山隧道〞口,海拔約1700多公尺。山下原是陽光普照十分炎熱的天氣,來到這裡,只見雲霧繚繞,甚至略有寒意。


步道十分平坦,有時穿過人造林,杉木高聳入雲,有陽光時,光線自枝葉間灑落,和輕風玩起光影的遊戲。若是陰天,林內陰暗而靜謐。若嫌人造林過於整齊單調,無妨,不多時,闊葉林又會出現在步道旁,林內一樣的清幽,無須擔心豔陽曝曬,高高的枝葉早將艷陽遮擋,擋不住的是冠羽畫眉的啼聲,使山林更顯幽靜的鳥鳴聲總是一路相隨。


步道上不時遇見來健行或漫步的人,山路上相逢,大家都會道聲早或問好,是不是喜歡山林的人也都特別的友善呢?山徑上除了風聲鳥聲,就屬這種問候的聲音最好聽了。



步道前半段平坦好走,健行或漫步其間,恬靜優哉!後半段開始急遽下坡,有人在此以生態工法完成台階,坡度較陡的路段,階梯旁還設有繩索。陡下之後,會有一小段較為平坦的路徑,不知道累積了多少落葉形成的腐質土,走起來十分柔軟。這樣大約走了兩回合,找個平坦的地方,便坐下吃起簡單的午餐。

餐後開始討論繼續下行直抵步道終點?或是原路折返。如果繼續下行,往返可要13公里多呢,而且回程一半的路程將是沿階梯陡上,我們可能天黑了才回得到家吧。於是,決定在用餐處折返,前後是八公里的路程。

最近有些懈怠,體力變的很差,往返八公里的路程,回到家裡,竟然昏睡了兩個多小時。

天氣越來越熱,春天時在住家附近健行的一些路段已經不適合再去了,今年夏天,或許會常常沿著大雪山林道上山吧!



 



後記:
兩個關於橫嶺山自然步道的故事:


一、

荒廢數十年的橫嶺山木馬古道,經由大雪山社區居民重新踏查、東勢林管處規劃,全長六點六公里的橫嶺山生態步道已經完成施工,沿途林相景致優美,成為民眾踏青登山的新選擇。

日治時代大雪山社區居民以橫嶺山古道搬運木材,是當時大雪山林場的木馬古道之一,隨著大雪山林道通車,橫嶺山古道功成身退,逐漸淹沒在荒煙蔓草中,被世人淡忘,直到三年前,大雪山居民積極推動社區生態踏查,居民上山尋找古道舊跡,發現沿途生態豐富,充滿自然之美。經東勢林管處探勘後,規劃為生態步道,再現古道風華。

生態步道完成施工

大雪山社區居民看著古道重生,也憶起林業興盛時期的記憶。居民陳俐卉表示,兒時常聽老一輩述說伐木產業的風華興衰,也知道這條古道的存在,可惜荒廢太久,逐漸被民眾淡忘,如今沿著古道走一趟,不禁佩服當時的運木工人利用陡峭山徑,運送木材的堅毅精神。

橫嶺山生態步道起點,在大雪山林道二十六點五公里的橫嶺山隧道口,出口在大雪山生態教室後方的木馬道登山口,全長六點六公里,沿途每五百公尺均設有指示牌,林管處重新整理後,舖上台階,整條古道動線流暢,適合民眾登山健走。
(以上資料引用自自由時報電子報http://www.libertytimes.com.tw/2007/new/dec/20/today-center5.htm)



二、橫嶺山自然步道工作假期
http://blog.xuite.net/wild.fun/blog/17397959





 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i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