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這文原是8月1 日開始記錄的,卻到中秋節才完工。小韭蘭花期都快過了
)
又濕又熱的天氣裡,尤其是一陣暴雨之後,小韭蘭立即一躍成為花園裡的亮點。
小韭蘭、韭蘭、蔥蘭、黃蔥蘭這些石蒜科蔥蘭屬的球根植物都有這樣的特點,總是在大雨過後突然盛開,因此被泛稱為〝風雨蘭〞(Rainlily)。
小學時代,印象中每個班級教室前面都有自己的花圃,花圃外圍種的都是蔥蘭,滾邊似的圍繞在花圃四周。蔥蘭的葉子細長如線,但摸起來厚實而立體,剛開始葉片挺拔直立,但是久了葉片越來越長,便倒伏在地。還有一年,不知怎的,蔥蘭植株上爬滿了毛蟲,以至於後來想到蔥蘭總會連帶想起爬滿毛蟲的樣子。
自己有了花園以後,倒真是沒想到過要種蔥蘭,但不否認蔥蘭的白色花朵真的十分靈動,就看園丁怎麼安排配置了。韭蘭,也沒有種過,但是夏天走在巷弄中常會與它相遇。
小韭蘭因為不占位置又極具野趣,是唯一出現在花園裡的風雨蘭。
原先,小韭蘭擠在小小的盆子裡,擺在哪都不引人注目,久了還忘記它的存在。
想不起來怎麼會買這個大而扁的陶盆回來,種草花嫌太淺,種多肉嫌盆子太重,碰到雨季搬動太吃力。
那就拿來種小韭蘭看看吧,邊邊還補上了紫雲蔓和一盆即將掛點的金花蔓(覺得這個種法活像花草的資源回收場),留白處鋪上了細的唐山石,再隨意擺上幾個小房子,倒也清新可愛。
(小韭蘭長久了葉片容易凌亂倒伏,照片裡的小韭蘭是修剪過的。)
在好友的工作室裡做過一隻小熊,在花園裡擺放了好長一段日子,淋雨或者澆水的緣故,使得包裹水苔的鐵絲逐漸銹掉了,為了避免整隻小熊都解體,趕緊在放置小熊的花盆裡種了蔓榕(當時覺得小葉薜荔比較理想,但怎麼都找不到@@),蔓榕攀爬上小熊以後,至少可以不用擔心解體的問題。為了避免單調,又抓了一把小蔥蘭隨意種下,夏季大雨之後可以製造一點小驚喜。
散布在花園角落的小韭蘭像是園丁的老朋友,一年裡多數時間不常碰頭,總在七八月間風風雨雨之後,突然出現在眼前,見到你們真好啊!
小韭蘭
學名: Zephyranthes rosea Lindl.
英文名字:Cuban Zephyr lily
科屬:石蒜科蔥蘭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