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1月10日
有個鳥類達人鄰居真的非常幸運,鄰居賢伉儷南征北討上山下海,臉書上的鳥類觀察紀錄,根本就是我鳥類知識的主要來源。透過他們的鏡頭,才知道農業高度開發的卓蘭小鎮,也會季節性的出現一些不常見的鳥,有些鳥類可愛的羽色或外型,活脫脫就是老詹的作品。
某日,鳥達人太太拍了梅花叢裡的綠繡眼,正所謂「外行人看熱鬧」,我趕緊問了照片中的梅花在哪裡。晚了一週去,梅花花期將盡,但是一株株老梅枝幹蒼勁姿態優雅,在午後的陽光之下,真是美極了。隔著梅樹,看見兩個年輕老外一副越野跑的裝扮,輕快的跑過產業道路,讓我想起熱愛野跑正在隔離中的兒子。
某日,鳥達人太太拍了梅花叢裡的綠繡眼,正所謂「外行人看熱鬧」,我趕緊問了照片中的梅花在哪裡。晚了一週去,梅花花期將盡,但是一株株老梅枝幹蒼勁姿態優雅,在午後的陽光之下,真是美極了。隔著梅樹,看見兩個年輕老外一副越野跑的裝扮,輕快的跑過產業道路,讓我想起熱愛野跑正在隔離中的兒子。
1月20日
今天大寒,冬季的最後一個節氣。
你看短毛堇菜和茶匙黃開花了春天在來的路上了
(茶匙黃)
(薺菜與短毛堇菜)
1月25日
前些時候,看到某位達人的兩篇文,引用的例子都是韓劇海岸村恰恰恰,好吧!就來看看吧!
果然是個浪漫喜劇,尤其是最後兩三集真是滿滿的粉紅泡泡,不只甜蜜,都甜到會蛀牙了。
歐巴桑深知真實的生活根本不是那麼回事,但偶爾也要隨波逐流浪漫一下,免得面目過於可憎。
連日陰雨,乍然放晴,天空明亮有如公辰海岸,今天我也來山村花園版的粉紅紅泡泡吧!
前些時候,看到某位達人的兩篇文,引用的例子都是韓劇海岸村恰恰恰,好吧!就來看看吧!
果然是個浪漫喜劇,尤其是最後兩三集真是滿滿的粉紅泡泡,不只甜蜜,都甜到會蛀牙了。
歐巴桑深知真實的生活根本不是那麼回事,但偶爾也要隨波逐流浪漫一下,免得面目過於可憎。
連日陰雨,乍然放晴,天空明亮有如公辰海岸,今天我也來山村花園版的粉紅紅泡泡吧!
2月6日
年過了,我的軟肋骨炎緩慢恢復中,在有教練(兒子)指導下也開始恢復重訓。
虎年的開始,天氣濕冷又缺蛋,老同學的小小群組裡,有人曬出老公煎的魚(拜天公的魚要煎得漂亮才行),有人分享南部溫暖的陽光,有人炫耀買到整盒的蛋。忙碌之餘,看看大家分享的日常挺療癒的。
疫情始終未定,往返隔離耗費時間成本太高,只能用視訊軟體和女兒一家人話家常和互祝新年快樂。一年不見,兩個外孫女兒長大好多,還載歌載舞來了一段「新年好」。若說虎年有什麼期待,我對自己的期待很小很小:只希望身體健康,不離不棄跟了我30年的軟肋炎快快退散。
昨日,小鎮陽光燦欄,外出散步,順便拍拍家花和野花。拜個晚年,祝褔虎年順遂。
年過了,我的軟肋骨炎緩慢恢復中,在有教練(兒子)指導下也開始恢復重訓。
虎年的開始,天氣濕冷又缺蛋,老同學的小小群組裡,有人曬出老公煎的魚(拜天公的魚要煎得漂亮才行),有人分享南部溫暖的陽光,有人炫耀買到整盒的蛋。忙碌之餘,看看大家分享的日常挺療癒的。
疫情始終未定,往返隔離耗費時間成本太高,只能用視訊軟體和女兒一家人話家常和互祝新年快樂。一年不見,兩個外孫女兒長大好多,還載歌載舞來了一段「新年好」。若說虎年有什麼期待,我對自己的期待很小很小:只希望身體健康,不離不棄跟了我30年的軟肋炎快快退散。
昨日,小鎮陽光燦欄,外出散步,順便拍拍家花和野花。拜個晚年,祝褔虎年順遂。

2月9日
習慣每日上午一杯手沖咖啡。
事實上,年輕時有段時間是愛喝茶的,自然也擁有過壺、杯等茶具。但腸胃適應上始終有些問題,因此最後是咖啡勝出。
食物櫃角落裡一直謹慎收著一個破損的茶壺,壺身線條很美,上頭還刻著宋人釋永頤的詩「食新茶」。破損程度早已經失去作爲一個茶壺的功能,但就是不願捨棄。
前些時候清理廚房又見到它,也同時在微信一個以山野草爲主題的公眾號上見到一個作品,乍時靈光一閃,不如就這樣用吧!壺與蓋皆成了花器。大漂流木上長年歲月雨露的累積,邀來了苔蘚,我將壺身植上石菖蒲之類的小草,壺蓋的某種苔是路邊隨手抓的,安置好便放在長滿苔蘚的漂流木上。
野草質感的紅穗蘭這幾日也正開著,順手也移至漂流木底下。每每這樣的角落,都讓我有漫步在森林的感覺。不,應該說,我對於植物的種植和安排總是在模仿大自然。
習慣每日上午一杯手沖咖啡。
事實上,年輕時有段時間是愛喝茶的,自然也擁有過壺、杯等茶具。但腸胃適應上始終有些問題,因此最後是咖啡勝出。
食物櫃角落裡一直謹慎收著一個破損的茶壺,壺身線條很美,上頭還刻著宋人釋永頤的詩「食新茶」。破損程度早已經失去作爲一個茶壺的功能,但就是不願捨棄。
前些時候清理廚房又見到它,也同時在微信一個以山野草爲主題的公眾號上見到一個作品,乍時靈光一閃,不如就這樣用吧!壺與蓋皆成了花器。大漂流木上長年歲月雨露的累積,邀來了苔蘚,我將壺身植上石菖蒲之類的小草,壺蓋的某種苔是路邊隨手抓的,安置好便放在長滿苔蘚的漂流木上。
野草質感的紅穗蘭這幾日也正開著,順手也移至漂流木底下。每每這樣的角落,都讓我有漫步在森林的感覺。不,應該說,我對於植物的種植和安排總是在模仿大自然。
註:壺身的詩文
食新茶
宋 釋永頤
自回山中來,泉石足幽弄。
茶經猶掛壁,庭草積已眾。
拜先俄食新,香凝雲乳動。
心開神宇泰,境豁謝幽夢。
至味延冥遐,靈爽脫塵控。
靜語生雲雷,逸想超鸞鳳。
飽此巖壑真,清風願遐送
茶經猶掛壁,庭草積已眾。
拜先俄食新,香凝雲乳動。
心開神宇泰,境豁謝幽夢。
至味延冥遐,靈爽脫塵控。
靜語生雲雷,逸想超鸞鳳。
飽此巖壑真,清風願遐送
全站熱搜